"共享"泛滥 多是伪供给 “共享+” 被玩坏实质是租赁经济,整站优化分享
共享单车后, 共享充电宝、 共享篮球等新兴的共享经济形式层出不穷, 共享雨伞也在上海、 广州等市亮相, 甚至连衣服也可共享。 共享概念泛滥,是共享过度还是恰逢其时? 业内人士认为, 在 “共享+” 概念包装下, 不少产业都是伪需求, 有的甚至只是共享概念包装下的出租经济。
本报记者 张玉岩
衣服都可以共享
已融资4800万元
从 “共享单车” “共享汽车”再到现在的 “共享充电宝” , 被共享经济冠名的行业越来越多, 共享雨伞已经在南方城市遍地开花, 甚至是技能也能被共享。 在未来, 说不定被加上 “共享” 二字的行业会越来越多。
“共享+” 显然已经成为资本追逐的风口。 共享单车方面, 相关数据显示, 截至2017年4月, 中国共享单车行业共计融资90亿-100亿元。 共享充电宝方面, 根据共享充电宝行业内三家企业小电、 Hi电、 非常电发布的融资消息, 行业内总融资额已近12亿元, 其中包含腾讯、 鼎辉资本、 金沙江创投等超20家资本巨鳄机构, 是2015年共享单车刚出现时获得融资额的近5倍。
另外, 如共享篮球 “猪了个球” 近日也完成千万级Pre-A融资, 共享雨伞也相继在广州、 合肥等地出现。
共享雨伞, 这个听上去不怎么靠谱的行业, 已经在多雨的南方城市火速成长起来。 魔力伞自称是行业里的第一个互联网智能租借平台, 在6月初才刚刚全面进驻广州的地铁八号线。 短时间里, 共享雨伞就如雨后春笋, 出现了大大小小十多个平台, 比如OTO、 JJ伞、 E伞、春笋雨伞等等, 主要在雨水较多的南方城市。
今年5月份, 魔力伞宣布已经获得天使轮融资, 投资方为“礼物说” 创始人温城辉、 “同道大叔” 创始人蔡跃栋和真功夫孵化器。 春笋雨伞也于今年5月获得了一笔500万元融资, 目前正在进行天使轮的融资计划。 另外, 共享E伞获得了四野创投会天使轮1000万投资, JJ雨伞获得昂若资本天使轮数百万投资。
虽然共享雨伞的概念炒得火热, 但是扩张算不上迅速。 目前, 魔力伞的网点分布仅限于芝麻信用总部和广州地铁八号线,即将上线的网点还有福州地铁、以及4家商业综合体。
衣服也可以开始共享。 “多啦衣梦” 就是一家主打共享衣服的平台, 注册用户每月只要支付249元就可以从平台选择不高于3件的服装, 其间不限次数更换。根据多啦衣梦曾公布的平台数据, 平台的注册会员37万, 服装数达25万件, 线下拥有数十家体验店, 多啦衣梦已完成4800万A轮融资, 不过并未透露具体投资方。
一阵风过后
不少要被拍在沙滩上
显然“ ,共享+” 的概念已经开始泛滥。
在全球范围内, 共享经济覆盖了教育、 物品、 健康、 服务、 交通、 空间、 城市建设以及金融等各个领域, 参与分享的主体也不再局限于个人, 出现了企业级分享。 从汽车、 房屋到雨伞、 篮球、玩具、 服装, 共享经济正逐渐渗透日常生活。 不过, 这些爆炸式野蛮发展的 “共享+” , 究竟算不算得上是共享经济?
山东海右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李铭认为, 共享单车、 充电宝、 雨伞都算不上是严格意义上的共享经济。
“共享经济是我的共享给你, 而不是有个第三方共享给我们两个。 ” 李铭说。
而三者都是第三方公司通过购买大量资产, 再进行出租,而非现有资源的有效二次利用,在本质上这和出租行业没有任何区别。 “实质的商业内核并没有改变, 只是换了个包装而已。 ”李铭说, “共享经济应该要与出租经济区分开来。 ”
与李铭持相同观点的大有人在, 偏向于租赁的 “共享” 已经变了味儿。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曹磊曾经表示, 共享经济从一开始的网约车, 到后来的共享单车, 再到现在的共享充电宝, 物件的形态越来越小。 共享知识、 经验也受到越来越多关注, 共享从实物向服务转变。 但所使用的资源不再是现有的资源, 而是重新制造的资源, 我们已经在共享经济的道路上越走越偏, 其目的变得不再纯粹。李铭认为“ ,共享+” 不能靠炒作所谓的概念, 就像是之前的o2o, 在一阵风潮之后, 大量的o2o都被拍死在沙滩上。 而这些o2o死掉的根本原因就是伪需求, 很多o2o项目没有商业基础,创业者们忽略了o2o的商业成本, 想当然地认为这种方式必然是可以被大众接受的, 上门做指甲、 按摩、 理发等o2o模式的经济到处都是, 但事实证明其中有很大一部分都是伪需求, 从供给方来说, 就是伪供给。 现在的共享经济, 面临同样的问题。
“共享+”
下一个o2o?
很早之前就有人拿着 “共享电动自行车” 的想法找到过李铭, 但是李铭没有投资。 从投资人的角度来看, 李铭认为目前的共享经济还没有比较明确的商业模式和清晰的盈利模式。
拿共享电动自行车来说“ ,并不像共享单车或者雨伞一样, 随便放在一个地方, 接下来的用户就可以直接使用。 ” 李铭说“ ,怎么判断车子是不是还有电? 是不是还需要额外的运营人员来维护?一旦需要人员来维护, 维护成本有多少? 通过押金或者租赁的形式能不能覆盖成本? ”
看到逐渐泛滥的 “共享+” ,很 容 易 让 人 联 想 到 曾 经 的“o2o” , 一阵风潮过后, 大量的o2o都被拍死在沙滩上。 其实已经有共享经济开始死去, 主要从事新能源汽车分时租赁业务的“友友租车” 就是其中之一。李铭认为, 对于小资本创业者来说, 共享经济根本不是好项目。 不像o2o模式, 门槛低, 行业容易进入, 共享经济需要雄厚的资本和大规模的数据支撑, 只能是大资本操作。
真正的共享经济, 面临的风险是能否建设起完整的信用体系。 共享经济本质是一种严重依赖信用的经济模式。 市场的供需双方必须建立互信关系, 才会发生共享行为, 才能达成交易。 没有信任, 难以想象一个消费者会放心地乘坐陌生人的车或者住到陌生人的家里。
发展共享经济相对突出的短板就是信任问题。 “共享经济的关键问题在于违反契约的成本是不是和人的信用体系有比较好的挂钩。 ” 李铭认为, 从目前中国的信用体系来看, 只有支付宝体系下的共享经济有发展前景, 因为支付宝建立了一套自己的芝麻信用体系。 除非是变相的出租, 真正意义上的共享, 没有信用评价体系和信用控制体系做支撑, 创业是很难的。